我國科技獎勵製度的曆史變遷
新華網北京3月1日電 新聞背景:我國科技獎勵製度的變遷
新華社記者 李薇薇
一年一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的隆重舉行,連續3年5項科技大獎的統一頒發再一次激勵著無數的科技工作者,可又有誰知道,我國現行的科技獎勵製度經曆了怎樣長時期的變遷?
1955年,國務院發布《科學院科學獎金的暫行條例》規定,一等獎獎金為1萬元人民幣。1957年1月,科學獎金進行了**評審,有34項成果獲1956年度獎。 1963年11月,國務院發布了《發明獎勵條例》和《技術改進條例》,毛澤東為“發明證書”親筆題字。截止到1966年5月,批準了發明獎勵297項,其中包括“原子彈”、“氫彈”、“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重要成果。但由於左傾思想的危害,當時僅對獲獎者頒發發明證書,未頒發獎章和獎金。
1978年,黨中央召開了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國內科學技術大會,會上隆重獎勵了7657項科技成果,標誌著科技獎勵製度的恢複。1985年,國務院批準成立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標誌著我國科技獎勵體係基本完成。1994年又設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50年來,國家共獎勵重大科技成果2萬項左右。僅1979年至1999年,國家獎勵科技成果12582項,其中自然科學獎632項,技術發明獎297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8977項,相繼有6萬多人獲得了國家科技獎勵。20名外國公民獲得了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1999年,我國的科技獎勵製度實行了重大改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發布實施,標誌著我國科技獎勵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改革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製度更加完善,形成了*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5大獎項,在推動技術**、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等方麵更好地發揮科技獎勵的杠杆作用。
根據條例的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國防、國家**的特殊情況,可以設立部級科學技術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設立一項省級科學技術獎,除此之外,不再設獎。
目前,我國還有經科技部審批的社會力量設獎81家。它們是指國(境)內外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或者自籌資金麵向社會設立的經常性科學技術獎。

- 細胞培養玄學-MRC-5細胞 2025-01-07
- Ocean NanoTech定製的詳細步驟 2021-10-31
- Abbiotec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10-31
- LaysanBio代理商相關文獻資料2020 2021-10-31
- click chemistry tools數據結果比... 2021-10-31
- zyagen Laboratories代理的產品得到... 2021-06-20
- Toxin Technologies代理商相關文獻資...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biocolor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cytognos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Gelest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