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英國生物學家提出新理論:月亮催生地球生命
日期:2025-05-14 06:50
瀏覽次數:330
摘要:
如果沒有月亮,也許地球上就不會產生生命。這是英國愛丁堡皮埃塔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家理查德·雷思提出的生命起源新理論。這一假設還意味著,火星上不會產生生命。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報道, 雷思認為,月亮引發地球潮汐。地球海岸線附近的鹽分濃度因此發生急劇的周期性變化。這在早期類似DNA分子的進化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有關生命起源的一種理論認為,在原始時期含有有機成分的“湯”中,簡單的前體小分子首先聚合形成較長的單鏈。這些單鏈起到了模板的作用,吸附了更多的小分子,從而形成了類似DNA...
如果沒有月亮,也許地球上就不會產生生命。這是英國愛丁堡皮埃塔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家理查德·雷思提出的生命起源新理論。這一假設還意味著,火星上不會產生生命。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報道,
目前有關生命起源的一種理論認為,在原始時期含有有機成分的“湯”中,簡單的前體小分子首先聚合形成較長的單鏈。這些單鏈起到了模板的作用,吸附了更多的小分子,從而形成了類似DNA的雙鏈聚合體。
然而,正如生物體內的DNA複製過程一樣,雙鏈必須首先能分開,上述過程才能重複進行,以形成更多的雙鏈聚合體。雷思認為,這需要外力,即潮汐造成的海岸線附近鹽分濃度的急劇周期性變化。
他說,月球形成於大約50億年前。而在距今約40億年的時候,月球離地球更近,地球自轉也更快。那時潮汐更大更頻繁,2至6小時可能就是一個循環,潮水能向內陸推進數百公裏。
漲潮時鹽度較低。由於單鏈上磷酸基所帶的電荷同性相斥,類似DNA的雙鏈聚合體因此分解成單鏈,並吸引小分子形成更多單鏈。退潮時海岸線**大量前體分子及濃度較高的鹽分。高鹽分能中和單鏈上磷酸基所帶的電。這可能會促進單鏈聚合成雙鏈。隨著潮汐變化,這一過程周而複始,促成了雙鏈聚合體的“繁殖”。
雷思說,如果這一假設正確,還意味著火星上即使有水也不會產生生命。這是因為,火星的兩個衛星都很小,其中較大的一個所產生的潮汐引力僅相當於月球的百分之一。
其他專家認為,DNA或RNA不大可能是地球上*早產生的可複製大分子,相對簡單的“遺傳物質”更可能先出現。但他們說雷思的理論值得注意,因為他指出了,地球生命誕生的先決條件是外界環境必須不斷變化。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 細胞培養玄學-MRC-5細胞 2025-01-07
- Ocean NanoTech定製的詳細步驟 2021-10-31
- click chemistry tools數據結果比... 2021-10-31
- LaysanBio代理商相關文獻資料2020 2021-10-31
- Abbiotec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10-31
- zyagen Laboratories代理的產品得到... 2021-06-20
- Toxin Technologies代理商相關文獻資...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biocolor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cytognos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Gelest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