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173.82.90.42/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wenxinxueba.com/cache/54/00a50/42cbb.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173.82.90.42/func.php on line 115
清華“小菜鳥”為何敢對院士說不|產品資訊|上海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清華“小菜鳥”為何敢對院士說不

日期:2025-05-09 20:18
瀏覽次數:220
摘要:   [千龍網記者於振華5月21日報道] “老師,我不同意您的看法。”5月18日晚上,在清華大學中央主樓610室“工業化之路”的課堂上,千龍網記者看到,一位大約十七八歲、上身穿白色休閑服的小女孩站起來陳述自己找到的數據和事實,以此來論證她的觀點。小女孩的發言剛一結束,台上的老師、工程院院士吳澄教授和和台下的學生都微笑著一同為小女孩鼓掌。   清華大學在國內高校中**開出了31門新生研討課, 讓越來越多的像這個小女孩一樣的清華“小菜鳥”敢於對院士說不。而清華“小菜鳥”自己給自己上課等特點,讓他們體驗...

  [千龍網記者於振華5月21日報道] “老師,我不同意您的看法。”5月18日晚上,在清華大學中央主樓610室“工業化之路”的課堂上,千龍網記者看到,一位大約十七八歲、上身穿白色休閑服的小女孩站起來陳述自己找到的數據和事實,以此來論證她的觀點。小女孩的發言剛一結束,台上的老師、工程院院士吳澄教授和和台下的學生都微笑著一同為小女孩鼓掌。

  清華大學在國內高校中**開出了31門新生研討課,
讓越來越多的像這個小女孩一樣的清華“小菜鳥”敢於對院士說不。而清華“小菜鳥”自己給自己上課等特點,讓他們體驗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受益匪淺。專家認為,這個創舉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次教學模式的**。

清華“小菜鳥”對院士說不

  清華大學大一本科新生由於年齡較小、學曆又淺,往往被人們形象地稱呼為“小菜鳥”。對於該校的有名學術權威人物,剛入學不久的“小菜鳥”們一開始自然是仰若泰山。然而,*近,這些“小菜鳥”膽子越來越大,他們有的在課堂上“造反”——對他們所仰慕的院士說不,有的竟然給博士生導師上課。

  “老師,我不同意您的看法。”5月18日晚上,在清華大學中央主樓610室“工業化之路”的課堂上,千龍網記者看到,一位大約十七八歲、上身穿白色休閑服的小女孩站起來陳述自己找到的數據和事實,以此來論證她的觀點。小女孩的發言剛一結束,台上的老師和和台下的學生都微笑著一同為小女孩鼓掌。

  老師也不甘示弱,他立即開始更為詳盡地闡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研究發現,正當千龍網記者和在座的學生們聽得入神時,老師突然自己中斷了論述,驚慌地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該講這麽長時間。”話音剛落,大家卻報以熱烈的掌聲。

  緊接著,一位跟小女孩年齡差不多的男生舉手要發言,在征得老師同意之後,他並排坐在老師的身邊又開始了一輪新的論述。看著學生們都是有備而來,老師麵露微笑。這位老師正是工程院院士、國家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博導吳澄教授。

清華“小菜鳥”為何敢對院士說不

新生(右)和院士平起平坐

  而更令千龍網記者驚訝的是,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菜鳥”竟然一個一個地走上講台給博士生導師講課。在當天下午,千龍網記者提前一小時早早地坐在清華大學6教B區303室等待“91麻豆福利视频网身邊的高電壓”這節課的開始。

  下午3點,15個學生魚貫而入,他們先把教室裏的桌椅圍成一個封閉的四方形,各自圍著坐下,麵前還放著一個印有自己名字的白紙。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係主任、博士生導師梁曦東教授準時來到該教室,他一邊掏出書本,一邊宣布開始上課。

  這時,一個穿紅色T恤衫的男生二話不說,拿著自己準備的資料就上台板書,他一邊畫自己設計的靜電測量電路圖表,一邊用洪亮的聲音向大家解釋自己的設想。當他的設想獲得大家的一致首肯之後,不等他下台,另外一個高個子男生又迫不及待地上台開始他的講課,這一回由於該男生的疏忽,少設置了一根電線而遭到同學們的質疑。

  “那兒是不是少了一根電線?”台下的一個男生提出了異議。“哦!對了。”台上的高個子男生看著自己的電路圖、摸了一下腦袋,立即作了添加。此時,台下的同學們都哄然發出善意的笑聲。梁曦東教授仔細地看了看黑板上的電路圖,然後拿起桌上的兩本書,比劃著剛才這位學生的小小失誤。

大學生自己給自己上課

  小班上課、與名師麵對麵地平等交流、大學生自己給自己做“報告”等等,這種讓大學生們都感到新鮮和刺激的課程就是“新生研討課”。這種課程,除了千龍網記者親身體驗到的講課與討論並重這種教學方式以外,在采訪中,千龍網記者還了解到,該校錢易院士在學**言時插話遭到抗議,李希光教授把課堂搬到火車上,顧秉林院士解釋嶗山道士穿牆的咒語,等等。

  日前,千龍網記者在清華大學采訪時了解到,關於研討課的教學方式,每位教授都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所有的課程在教學方式上都體現了師生互動、研究型、討論式的基本原則,講課與討論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講課與參觀、調研結合。

清華“小菜鳥”為何敢對院士說不

(吳澄院士接受千龍網記者采訪)

  “這種課程特點,首先是體現在課堂辯論、師生平等。”吳澄院士在接受千龍網記者采訪時認為,老師與學生共同來研討,因此教師是課堂的“主持”者,而不是“講授”者,應該多讓大學生們自己多發言,自己給自己備課、講課。

  據清華大學的錢易院士透露,她在《環境與發展》課上關於“先發展後治理”還是“經濟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次課堂辯論過程中,當她在同學發言中插話時,還遭到了學生的“抗議”。這種融洽的課堂氛圍和同學們發言的積極性,讓人領略到新生研討課的魅力。

  課堂上師生直接平等對話,是以學生為中心,而教師更像教練,引導學生全身心的參與。該校新聞學院副院長李希光教授介紹說,他利用國慶七天的長假,把新生研討課開進了內蒙古科爾沁右盟,成為新生研討課**批實踐教學的先鋒軍。七天的實踐教學不僅讓同學們了解了那裏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狀況,同時還會有論文集、攝影集等成果問世。

  李希光認為,更重要的是,親身目睹人們生活狀況的同學們增強了責任感,他們都表示要作為那裏的“小使者”,利用手中的筆為那裏的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而彭林教授開設的《青銅器研究初階》也是如此,不僅涉及青銅器曆史、用途等基本知識,還提出一些問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調動學習積極性;結合古器物學、考古學,開展冶金專家訪談、參觀博物館等活動。

  “此外,還有的是以問題為切入點開展教學。比如,嶗山道士穿牆的咒語是真的嗎?1995年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穿越長城是怎麽回事……”清華大學新聞中心顧淑霞向記者介紹說,隨著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畫麵,校長顧秉林院士與15名大一新生一同探討量子物理世界,為這些神奇的故事和現象尋找科學的答案和解釋。

對大學新生益處多多

清華“小菜鳥”為何敢對院士說不

(梁曦東教授為學生演示靜電)

  新生研討課自從2003年11月在清華大學推出以來,
來自該校文、理、工、管、法等各個學科的32名教授率先走進了新生研討課,在2003級3000多名本科新生當中,有2700多名學生提出申請。但是,由於人數限定在每個班15人,結果隻有1000名學生如願。

  新生研討課不僅讓老師和學生都體驗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也讓大學生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比如提高了學習效率、能力得到了鍛煉、提前適應科研、學會質疑和**、受到大師的人格的熏陶,等等。

  “研討課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5月18日,清華大學化工係31班新生吳越告訴千龍網記者,高中時的學習時間都是被老師塞得滿滿的,目標隻是為考大學,學生的依賴型強,自學能力很差。

  吳越說,大一其它課程在很大程度上帶有高中的模式,學生更多的是被動地、沒有選擇地學習。而新生研討課上,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老師設計的不同的題目,然後根據題目搜集查閱資料和書籍,對資料進行發掘、整理、分析、總結,此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過程效率高,學時少但收獲很大。”吳越說,每一節課上完後,學生都能對相關的知識結構有一個整體把握,明白哪些知識能夠有用。上課過程中是自由的,作業少,沒有強迫。課堂上,教師不是**的權威,而是和學生共同探討。

  “91麻豆福利视频网也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來自清華大學軟件學院大一新生小陳在接受千龍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說,15人的小班交流起來很方便,很互動,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術氛圍,每個人都有機會提出自己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同學間也可以互相交流,展開討論。

  這門課程培養了學生自己在某一方麵的興趣。小陳說,他以前不知自己的興趣在哪,通過新生研討課,他明確了興趣,不但為以後學習或多或少提供了努力的目標,而且改變了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粗淺而感性的認識,堅定了對本專業的信心。

  “我對學習和學習者也有了新的認識。”小陳認為,知識都是人研究出來的、而且是無限的,對前人積累下來的知識91麻豆福利视频网不僅是一個被動學習的角色,也可以提出質疑,學會了從多角度分析、評判的思維方式,提高了認識判斷能力。通過新生研討課學習,還消除了學科前沿的神秘感,認識到科學前沿離91麻豆福利视频网並不遙遠,從而提高了搞研究的主動性。

  此外,院士、教授們的人格魅力對新生的影響也非常大。“我立誌要做像李老師一樣的人。”自動化係33班新生吳雪兵說,他選擇這門課,*主要的原因還是出於對老師的崇拜和敬仰。課堂內外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讓他深為感動,尤其是老師平易近人、非常尊重同學的意見,而且非常敬業,總是提前幾十分鍾到,從這些細節上他體會到了院士的氣質、風度以及為人。

  由此可見,大一是學生從高中步入大學的重要轉折期,迫切需要有人從心理和學習方法方麵加以引導。教授的親切、謙遜和與學生的平等交流給人感覺非常好,不僅使初入大學、茫然不知所措的學生增強了自信心,也影響了學生的人生觀。

研討課是一次教學**?

清華“小菜鳥”為何敢對院士說不

(新生研討課“身邊的高電壓”課堂)

  在國外,新生研討課有多年的曆史,如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許多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已有20多年開設此類課程的經驗。而在我國,新生研討課卻是一個新生事物。去年秋天,清華大學經過多方調研、論證、籌備,在國內高校中**開出了31門新生研討課。專家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創舉,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次教學模式的**。

  “前幾年,印度一個大學的教授帶領兩名本科**明了一種新的算法,在國際上引起很大的轟動。這件事對我的觸動特別大,一直讓我在思索:清華擁有如此優良的本科生,為什麽沒有做到?91麻豆福利视频网的課堂應該教給學生什麽?”清華大學孫家廣院士說。

  楊振寧先生曾經說:“的教育是填鴨式的,一定要把這個框框打破,才能使得91麻豆福利视频网的**人才培養出來。”要做到這點,首先就是把學生從課堂上解放出來。對此,孫家廣認為,的學生特別缺乏**精神,哪怕在課堂上舉手提問這麽一個簡單的事情都不能做。這就特別需要像新生研討課這樣的環節營造一種氛圍:讓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哪怕是錯誤的見解。

  “學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決定開設新生研討課。”日前,清華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張佐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開設新生研討課目的一是建立一種教授與新生溝通的新型渠道,二是為新生提供在合作環境下進行探究式學習的機會,三是推動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探索和研究為基礎的研究型教學模式。

  “讓這些知名教授主持研討課,與學生一同研討,關鍵就是通過這樣的教學環節來塑造一種氛圍。”該校教務處處長胡和平教授認為,通過這種氛圍把學生帶進研究之門,讓學生對科學產生興趣和好奇心,激發他們主動去探索科學的奧秘,培養學生科學**的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形成一種批判性的思維,學會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

  在談到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時,胡和平教授說,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存在本質的差別,大學裏學生要轉變學習模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新生研討課的進程中,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主動參與和思考,與同學辯論甚至主動講解的過程,潛移默化地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思維方法,養成自學的習慣,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這對於學生盡快適應大學學習甚至未來的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

  在諸多推進建構研究型教學的改革措施中,新生研討課頗有創造性的一個做法就是把學術造詣高的知名教授與剛入大學的新生聯接起來。僅就這一點而言,新生研討課就是一個值得推廣的創舉;從目前高校教育教學現狀來看,這種做法也是鳳毛麟角。

  新生研討課是培養和造就研究型人才的一個創舉。清華大學彭林教授認為,這門課如果做得好,將會大力推進該校研究型大學和研究院教學的建設與落實。而孫家廣院士則認為,新生研討課是“教學模式的一個**,也是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