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竺副院長:生命科學前景美好
7月19日至23日,2004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在北京舉行,記者就公眾關心的一些問題,采訪了大會組委會執行副主席、科學院副院長陳竺院士。
問:為什麽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重視?
答:近20年來,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世界各國醫療業、製藥業、農業、環保業等行業開辟了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對全社會*為重要並可能改變未來工業和經濟格局的技術”,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世界主要國家都把發展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作為基本國策。美國在過去5至6年中對生物醫學的投入增長了1倍以上,在政府的研究預算中僅次於國防科技,日本提出了“生物產業立國”戰略。
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在人口與健康、農業與環境保護方麵麵臨著巨大的挑戰,要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生活質量和實現農業和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貢獻。同時又是一個資源大國,擁有全球10%的生物遺傳資源,包括微生物、植物、動物以及人類遺傳資源,在曆史上有醫藥和農學方麵很好的科學積累。無論是為自身發展需要,還是為人類文明做貢獻,都必須重視發展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
問:請您介紹一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的趨勢。
答:生命科學的發展,一是向更加微觀的方向發展,更加注重分析;二是在分析基礎上更多地趨向綜合。人們認識到,今後生命科學的進展需要生物學家與數、理、化等非生物學領域科學家的交流和合作。生命科學到了一個需要多學科交叉的新階段。
生物技術已經在醫學和農業方麵得到廣泛應用。生物製**興未艾,品種改良和轉基因動植物在實施高效和可持續農業中作用巨大。同時,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和新能源、新材料發展方麵展示出廣闊的前景。在環境生物技術方麵,生物能源、生物環境修複、微生物采礦等技術已經得到應用;在生物能源和工業用新型材料發展中,開發可再生的種植能源,利用微生物和水生藻類產氫,研發生物降解塑料,利用生物加工和生物催化,以農作物為原料生產新型的工業和醫用材料。
問:華人在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中的成就如何?
答:目前,世界生命科學領域**雜誌中,大約有30%—40%的論文,作者有華人。現任美國科學院院長在談到華人生物科學家的貢獻時曾說,如果沒有華人開展生命科學研究,生命科學的小一半工作就不會得到開展。
問:我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重點發展的領域是哪些?
答: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重大**相關基因的識別、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動植物區係的係統演化與協同進化等是我國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優先發展領域。
高產上等農作物的遺傳育種、轉基因技術和動物克隆、生物反應器、基因和蛋白質工程疫苗及**、生物**等是我國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的重點領域。
問:我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與國外的差距在什麽地方?
答:近20年來,隨著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的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基因組科學的興起給生命科學追趕******和帶動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提供了****的良機,生命科學界抓住了這次機遇,實現了一次曆史性的跨越,使生命科學的總體研究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了,在有些研究領域已與世界同步。
但是,實事**地講,91麻豆福利视频网與世界還有較大的差距。就各學科論文發表數量來看,91麻豆福利视频网在世界生命科學研究中多處於十幾位、二十幾位;在國際**方麵,也不如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做得好;在生物技術產業化方麵,與世界先進發達國家還有相當的距離。
究其原因,主要有:優良人才不足,缺乏原始**;係統平台建設差,集團作戰少;協調機製不健全,立項重複;科學研究與產業的結合不緊密;法製建設跟不上科技發展等。這些問題解決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隻要91麻豆福利视频网滿懷信心,不懈努力,差距就會逐步縮小,水平會不斷提高。
“生物學是目前國際上*活躍的學科,在這門學科的前沿活躍著一大批華人生命科學家,他們的工作指導著生命科學發展的方向。”作為此次大會的執行副主席,同樣身為生物科學家的中科院副院長陳竺院士這樣評價華人在該領域中的貢獻。
陳竺介紹說:“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目前活躍著很大一批華人科學家,他們中領銜課題組或有自己實驗室的不下1000人。有人統計,目前在非常**的學術雜誌,如《科學》、《自然》、《細胞》等上麵發表的生命科學論文中40%左右主要作者都是華人。”
陳竺具體地介紹了一些海外生物科學家中的佼佼者。
作為老一輩的傑出代表,從香港去美國的簡悅威先生,是世界上**個用DNA診斷**的人,被認為是DNA診斷技術之父。
今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教授,用定位克隆的方法,發現了一種叫囊性纖維化遺傳性**的基因,這種病是白人當中*常見的遺傳病,這種定位克隆方法和整個人類基因組計劃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在過去十幾年當中,一大批人類基因被發現,全部是用徐立之教授的定位克隆思路。
作為年輕一代,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院的王曉東教授,以其對細胞凋亡過程的出色研究成果,今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成為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留美學人中進入美國科學界*高殿堂的**人,他發表的50多篇論文,在*近8年內被其他科學家引用15000次以上。在生物技術方麵,現任美國紐約愛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的何大一教授,因發現可抑製艾滋病的“雞尾酒療法”,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1996年度風雲人物,成為1960年以來首位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的科學家。
當然還有克隆牛的楊向中教授,搞水稻分子生物學的吳瑞先生,現在擔任耶魯大學生物係主任的許田教授……
生物經濟前景十分誘人
記者:*近這一周北京大擺“生物技術”盛宴,舉行生物經濟周活動,召開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這使我聯想到專家關於21世紀生物經濟必將超過網絡經濟的預測,您讚成這一觀點嗎?
陳竺:我基本讚成這一觀點。91麻豆福利视频网應該清楚地看到,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超過信息技術。具體地說,網絡隻能幫助人們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而生物技術可以解決能否做什麽的問題。如SARS來臨時,治病救人,網絡隻能加快信息傳輸,而生物技術則能從根本上解決診斷、**和**的預防控製。生物技術的重要性就在於它與生命有關,這體現了人類社會對人的價值的充分尊重,還有什麽比維護人的生命問題更重要呢?
生物經濟是以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應用為基礎的、建立在生物技術產品和產業之上的經濟。正如美國有名未來學家保羅先生預言:“推動社會發展的代表科學將由信息科學轉為生物科學。”
記者:經濟與市場密不可分,生物技術有多大的市場呢?
陳竺:生命科學技術不僅推動了科學進步,還將引發產業**,生物技術產業近10年來正在全世界範圍內迅速成長。在西方國家,生物技術相關產業(含醫療保健、農業、工業的某些部門)一般要占GDP的20%到30%。我到美國休斯頓訪問時,問當地*大的產業是什麽?他們回答是休斯頓醫學中心。
有關統計表明,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的銷售額約每5年翻一番,增長率高達25%—30%,是世界經濟增長率的10倍左右。美國《時代》周刊預言:2020年世界將進入生物經濟時代,**性的市場投放階段預計將在2025年後到來,到21世紀中期,當生物經濟進入成熟階段時,生物應用技術將滲透到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活中許多與生物無關的角落。有關專家估計,不久的將來,生物經濟將10倍於信息經濟。
生物技術不僅僅提供健康
記者:生物技術擁有這麽巨大的市場前景,將對人類社會產生什麽影響呢?
陳竺:生物技術應用的**、二次浪潮是在醫藥和農業領域,並已取得初步成效。生物技術用新醫藥和診斷試驗帶來了醫療保健行業**性的變化。如生物技術大大加快了新藥的研製,SARS出現後不到一年的時間,科學家就用生物技術的方法研製出了SARS疫苗,這是用傳統的方法不可能這麽快實現的。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提前完成,在未來,科學家將能夠闡明重大**的機理,並提供預防和**手段;幹細胞研究的重大突破,將可能使更換****像修理汽車一樣方便,這將保證人類更加健康、長壽。品種改良和轉基因動植物在實現高效和可持續發展農業中作用巨大,現在我國已有一半的棉花是轉基因棉花,全世界抗除草劑的大豆種植麵積也不少。轉基因作物可有明顯的抗逆性,如抗病蟲、耐旱、耐鹽堿,產量明顯提高。
生物技術應用的下一個重點是改造工業和保護環境。生物科學家有信心在未來30年使工業生產的催化轉化效率提高30%。他們還致力於解決能源問題,有專家預測,如果地球上所有的荒灘都種上一種生物質轉化效率高的能源植物,通過生物技術來生產乙醇、生物柴油,那麽就可以為全世界提供足夠的能源。在環境生物技術方麵,他們正利用生物技術進行環境修複、分子環境監測、生物防治等,使汙染排放在未來30年內減少30%。
當生物技術對人類的促進作用不僅僅是提供健康,還可以通過推進農業**、增加能源供給、改善環境狀況、確保生物**等來加速經濟增長時,生物經濟時代的到來就毋庸置疑了。
世界各國加速搶占製高點
記者:您能介紹一下生物技術在其他國家的發展情況嗎?
陳竺: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地區紛紛將發展生物經濟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采取加強領導、增加投入、搜羅人才、培育產業等措施,加速搶占生物經濟製高點。2002年,美國確定每年投入的預算費用高達380多億美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生命科學領域所投入的經費近幾年快速增長,從1998年的130億美元猛增到2003年的273億美元,增長了一倍,在聯邦政府的研究預算中僅次於**科技。而歐盟在其2002年出台的政策中,用於生物技術研究的費用高達175億歐元,另有近600億的風險投資,投入僅次於信息產業,並計劃用10年的時間超過美國。與此同時,在製造業中崛起但在信息時代落後的日本,決心在生物經濟時代再創輝煌,提出了“生物產業立國”的口號。新加坡製定了“5年躋身生物技術**行列”的目標,將外匯儲備的5%—10%用於生物技術及產業發展。
科學院副院長陳竺19日在此間說,搞科技***需要紮實為學,切忌浮躁。隻要紮實工作,不僅有可能**國際科學原創性發現的**,還完全有可能成為發展家發展生物經濟和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代表性模式。
陳竺說,與前輩們相比,中青年生命科學家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們正處在有利的發展環境之中。提倡紮實嚴謹的學風,並不是要求科學家守在自己專業的角落裏,而是要求他們有更寬闊的眼界和更強的使命感。
陳竺表示,當今生命科學與傳統生物學已不是同一個概念,生命科學是大的交叉科學,要向數學、物理學、化學、信息學、計算機科學等其他學科借鑒專業知識和研究方法。在搞生命科學研究,尤其要注意結合自身的需求和優勢。的優勢包括傳統中醫學和占世界總量10%的生物遺傳資源。
陳竺說,真正科學的發現不是出於功利目的,對自然世界的好奇心驅使科學家逐步認識和改造世界,基礎科研成果因此往往是不可預見的。與此同時,科學家有責任向社會報告他們做了些什麽以及他們還能做些什麽。
他說,這次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有助於加強科學家和海外科學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能促進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
陳竺說,海外華人科學家一直關注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並通過各種方式幫助的研究工作。他歡迎優良海外華人選擇來發展事業。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 細胞培養玄學-MRC-5細胞 2025-01-07
- Ocean NanoTech定製的詳細步驟 2021-10-31
- LaysanBio代理商相關文獻資料2020 2021-10-31
- click chemistry tools數據結果比... 2021-10-31
- Abbiotec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10-31
- zyagen Laboratories代理的產品得到... 2021-06-20
- Toxin Technologies代理商相關文獻資...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biocolor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cytognos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Gelest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