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扼殺***科學家
中科院沈文慶院士日前表示,“封官”做法使沒科學大師。過早給科研人員委以“官職”製約了科學大師的誕生。現在科技界“封官”的做法已經形成慣例,青年科學家們成果一出就立即被委以各種“管理重任”,很多具有世界科學大師潛質的年輕人都過早被埋沒了。
科研體製有致命傷
一些部門近年來已經習慣性將那些有潛質的科學家推到領導崗位,希望他們能夠借助更多的資源,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然而,由於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因此,那些擔任領導職務的科學家們反而無法做出科研成績。更有甚者,個別脫離了科研崗位的領導看到昔日的同事們在科研工作中不斷取得成績,還會利用自己手中的職權,霸占同事們的科研成果,或想方設法地貶低甚至扼殺同事們的科研成果。出現類似於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科技界的問題,根子出現在行政管理體製不合理上。不論是科研經費的取得,還是科研成果的鑒定都需要依賴行政部門。如果脫離了行政部門的支持和引導,的科技寸步難行。這是科技發展的悲哀,也是科學家的悲哀。
自由被用錯了地方
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說,現在的大學不是沒有自由,而是自由被用錯了地方。一些成為博士生導師的老師,從來都沒有為本科生開課的習慣,也沒有潛心從事學術研究的時間,而是熱衷於作報告、出國、下海。高校老師的學術自由已經被濫用了。透明度要求大學教師作為一個職業必須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收入預期,透明度更要求大學教師的評聘工作完全透明,現在大學教師普遍不滿意的是沒有透明度而不是沒有流動性。種種學術黑幕說明當前的首要問題是,應增加大學教師評聘工作中的透明度,而不是通過切分蛋糕的方式進行利益的再分配。
目前,的科研體製仍然是行政體製的一個附屬部分。科研機構缺乏獨立的自治能力。科研機構的行政色彩不僅體現在對外關係方麵,也體現在科研機構內部各個層麵。在任何一個科研院所,層層疊疊的大大小小的管理機構數不勝數。科研工作者為了報銷一張出差的飛機票可以在不同的科研單位耗費**的時間。所以,科研管理體製的官僚化,是懸在科研工作者頭上的一把刀。
- 眾說風雲 (已有0條評論)

- 細胞培養玄學-MRC-5細胞 2025-01-07
- Ocean NanoTech定製的詳細步驟 2021-10-31
- click chemistry tools數據結果比... 2021-10-31
- Abbiotec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10-31
- LaysanBio代理商相關文獻資料2020 2021-10-31
- zyagen Laboratories代理的產品得到... 2021-06-20
- Toxin Technologies代理商相關文獻資...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biocolor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熱烈祝賀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正式代理cytognos公司試劑產品... 2021-03-14
- Gelest代理的產品得到重複驗證2020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