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173.82.90.42/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wenxinxueba.com/cache/ec/83b31/c5b3c.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173.82.90.42/func.php on line 115
揚州大學設“貧困生樓”貧富分居起爭議|產品資訊|上海91麻豆福利视频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揚州大學設“貧困生樓”貧富分居起爭議

日期:2025-05-01 05:01
瀏覽次數:601
摘要: 【新學年伊始,來自南京市浦口區的姚同學在開學那天並沒有住進1200元/年的公寓樓,而是與幾個同學住進了500元/年的專門為貧困學生安排的宿舍,即所謂的“貧困生樓”。據了解,在揚州大學像她這樣的學生還不在少數,僅揚大瘦西湖校區,目前已經有50多位貧困生住進了這樣的大樓,這中間包括新生、老生還有研究生。揚大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貧困生樓”很受貧困生歡迎。但記者昨天在采訪中也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校園“貧困生樓”很受青睞 記者昨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揚州大學目前有70%至80%的宿舍樓已經改造成12...

【新學年伊始,來自南京市浦口區的姚同學在開學那天並沒有住進1200元/年的公寓樓,而是與幾個同學住進了500元/年的專門為貧困學生安排的宿舍,即所謂的“貧困生樓”。據了解,在揚州大學像她這樣的學生還不在少數,僅揚大瘦西湖校區,目前已經有50多位貧困生住進了這樣的大樓,這中間包括新生、老生還有研究生。揚大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貧困生樓”很受貧困生歡迎。但記者昨天在采訪中也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校園“貧困生樓”很受青睞

記者昨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揚州大學目前有70%至80%的宿舍樓已經改造成1200元/年的學生公寓樓。為減輕貧困生壓力,該校在除廣陵學院外的其他6個校區內,將一些未改成公寓樓的宿舍騰出來,作為貧困學生的住宿樓,一般一年隻需交500元錢,目前瘦西湖校區的紅2樓、**樓已經有50多名學生入住。據揚州大學宿舍管理科的負責人介紹,入住這500元/年的宿舍樓主要由學院把關,隻有特困生才有資格入住,現在申請住進“貧困生樓”的學生很多,學院都是在作了比較之後決定由哪些學生入住的。“貧困生樓”很受歡迎,揚大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這兩幢樓隻有零星的兩三個房間是空著的,其他的房間基本已經住滿了學生,這中間有新生、老生還有研究生。

“貧困生樓”救了我的急

一位來自河南西峽的陳同學對記者說,幾年前一場泥石流奪走了她9歲弟弟,也衝走她家的一切。學費她也隻交了3000元,現在她手上隻有幾百元了。她說,“貧困生樓”真是救了我的急。記者昨天還走訪了揚大部分學院,在動科學院記者了解到,今年剛進來的水產0401班隻有24個學生,但申請困難補助的有12人,占全班人數的一半。據有關人士介紹,農、林、水等學科在國內是比較冷門的專業,報考這些專業的學生隻需要交學校規定的一半學費,同時還可以享受每個月都有的生活補貼,因此報考學生多為貧困生。就是在常人眼裏看起來比較“富裕”的藝術學院的學生貧富差距也非常大,2004級室內設計專業的新生婁同學來自徐州農村,她現在每天的生活費隻有2.6元,早上是一個雞蛋加一碗稀飯0.8元,中午是一份素菜加3毛錢米飯共1.3元,晚飯就吃一個餅0.5元。她說:“‘貧困生樓’大大減輕了我家庭的負擔。”另一位同學說:“每當我走進‘貧困生樓’就會感到一股動力,我覺得‘貧困生樓’是我的無形資產,讓我奮發、催我上進。”

    91麻豆福利视频网也希望住上公寓樓

但是,關於“貧困生樓”也存在不同的聲音。“貧困生”這個帽子讓很多學生存在著很重的心理負擔。在揚大瘦西湖校區“貧困生樓”采訪時,有學生這樣告訴記者,她和周邊同學相處雖然很融洽,但是還是有其他學院學生投來異樣的目光,這讓她心裏不是很舒服。藝術學院的另一位同學告訴記者,在宿舍4個人當中,她是條件*差的一個,“雖然在吃飯時,我也感覺到自己生活上與其他同學的差距,但我從來沒有自卑過。但是,一旦我進出這幢專門為91麻豆福利视频网設立的‘貧困生樓’時,我都會感到壓抑,它好像成了91麻豆福利视频网的標簽。”而陳同學則認為,她不會過多地在意周邊同學對她的看法,盡管如此,她還是希望自己能和其他同學“看起來一樣”。“91麻豆福利视频网也希望能夠住上公寓樓,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91麻豆福利视频网期待著公平對待。”一位研究生這樣對記者說。

貧困歧視現象的確存在

陳同學的班主任告訴記者,學校裏貧困歧視現象還是存在的。

揚大文匯路校區的一位大四學生告訴記者,現在大學生交往多是以經濟條件的好壞來劃分的,能穿得起同等品牌的衣服、用同等品牌的化妝品、有筆記本電腦等等,就有共同語言。同樣,貧困生之間的共同語言也多些。進入到高校學生組織的也以家境富裕的孩子為多,“窮孩子”基本上和學生組織“絕緣”。“並不是學生本身產生了對學生組織的不同看法,而是一個‘錢’字在作祟。”張同學說,“加入到學生組織裏,必然要增加大量的交際活動,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因此,有錢的學生更容易、更喜歡到學生組織中去,交朋結友、開展社交,而貧困一點的學生自然也就敬而遠之了。”揚大藝術學院的團委書記居學明認為,貧富差距也使學生的精神狀態顯現出明顯的差距,“一般是富裕一點的學生比較活躍,而貧寒一點的學生則相對自我封閉。一些貧困同學身上表現出了更多的心理問題,除了封閉、自卑、缺乏自信外,偏激、悲觀和仇視感也有所體現。”他認為做好貧困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專家對貧富生分居看法不一

揚州市心理學會秘書長何桂宏告訴記者,揚州大學專門為貧困學生準備了費用比較便宜的宿舍,這從幫助貧困生渡過難關完成學業無疑是好的。但是目前社會上一些嫌貧愛富的思想已經在校園裏有所體現,其實學校在幫助了他們的同時,也把他們的隱私暴露在眾人的麵前,一些貧困學生感覺有很大的壓力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因此,學校或社會從物質上幫助貧困生的同時也要從心理上關心愛護他們,對於貧困學生現狀的信息範圍要盡量縮小,降低學生的心理負擔。另外,作為貧困生本人也要調整心態,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貧困並不丟臉,貧困並不意味著低人一等,貧困生更應該要展現自己、表現自己、完善自我、改變現狀。

主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南京鍾山學院黨委書記潘春林認為,揚州大學對於貧困生集中住宿的做法可能出發點是好的,但造成的結果未必好。他聞聽這一消息有種說不出的滋味,總覺得學校的做法不妥,可能會人為造成學生中的特殊階層。

江蘇省教育廳辦公室張策華副主任得知這一消息後也很驚訝,他分析認為,揚州大學的做法可能是從易於貧困生管理角度出發,因為都是貧困生在一起,學生之間就不會在生活上產生自卑心態,避免貧困生的心理失衡。不過他指出,貧困生與普通學生在一起的幫教作用不可忽視,貧困**奮圖強、刻苦學習的精神很值得那些喜歡安逸生活的學生學習,而一旦將貧困生集中起來,這種幫教作用將會減弱。張主任還表示,貧困生集中住宿*有發言權的應該是當事學生,學校有關部門應該多聽學生意見,並根據這一新生事物不斷發展的過程,適當調整相關政策,力爭將好事做好。

網站地圖